学会活动

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第2期)暨一流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为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101计划”,做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培育、申报与建设工作,提升教学质量,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以下简称“省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特启动高校行系列活动。2023年5月10日下午,第2期黑龙江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高校行活动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举办,本次活动以高质量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座邀请了省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 战德臣 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淑丽 教授作为特邀嘉宾。

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第2期)暨一流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义文 教授,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甜甜 副教授,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马宪敏 教授出席讲座,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以及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兄弟院校教师等100余人,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黄海 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第2期)暨一流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战德臣 教授作了题为《101计划核心课程协同建设探索与实践》的讲座,战教授从介绍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和虚拟教研室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出发,围绕101计划和虚拟教研室如何推动专业教学改革这一主题,以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概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思路。战教授认为课程建设之前,课程建设团队要认真研究课程的定位与价值,考虑课程究竟要学生学什么,然后再确定课程内容以及组织脉络,梳理好课程章节的逻辑关系图及其思维学习要点。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积极跨校协同合作,形成基于核心课程体系的具有各高校不同侧重点的课堂教学方案,通过平台进行推广和应用,最终达到高水平的建设成果。

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第2期)暨一流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张淑丽 教授作了题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的讲座,张教授以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方面开展的探索与实践情况,具体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框架与核心理念,围绕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课程体系等内涵要素,说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主要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她强调一流专业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社会需求;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第2期)暨一流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在互动环节,参会的教师与战教授、张教授就教学设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认知实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充实,指导性强,对一流课程的建设和在专业中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提供了有效路径和方法。

在讲座的最后,黄海 院长分别为战教授、张教授颁发了感谢状,感谢两位教授对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校行系列活动做出的贡献,他强调,第二届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在新的一年,牢记初衷,铭记责任,通过交流互动,促进专委会委员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我省软件及相关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我省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

本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参会教师对“一流课程建设路径”和一流专业建设的认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一流课程的建设能力,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成功一流课程申报和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持续聚焦教学改革中心工作,履行“责任担当”,创造各种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协同教研上下功夫,扎实做好省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重点工作。

相关新闻